Gartner:二季度智能手機銷量下降20%至2.95億部


原標題:Gartner:二季度智能手機銷量下降20%至2.95億部
根據全球權威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報告,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為2.95億部,較去年同期下降20%,延續了自2022年以來的低迷態勢。這一數據反映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以及新興市場飽和等多重因素對行業的沖擊。然而,在整體下滑中,高端市場(售價600美元以上)表現相對穩健,成為廠商爭奪的關鍵賽道。
核心數據解析:銷量下滑背后的結構性分化
區域市場表現差異顯著
亞太地區(除中國):銷量同比下滑25%,印度、東南亞等市場受通脹壓力和庫存積壓影響最為嚴重;
中國:銷量下降15%,但618促銷期間高端機型(如華為Mate 60、iPhone 14系列)銷量逆勢增長,顯示消費升級趨勢;
北美/歐洲:銷量分別下滑12%和18%,但折疊屏手機份額提升至5%(同比+3pct),成為高端市場主要增長點;
拉美/中東非洲:銷量下滑22%,但非洲市場功能機向智能機轉換的滲透率仍不足50%,長期潛力待釋放。
價格段分化加劇
入門級(<300美元):銷量占比從2022年的55%降至48%,印度、印尼等市場低價機型庫存積壓嚴重;
中高端(300-600美元):銷量下滑25%,中國廠商通過性價比策略(如Redmi Note系列)維持份額;
高端(>600美元):銷量僅下滑8%,蘋果、三星、華為占據全球超90%份額,折疊屏機型(如Galaxy Z Fold5)均價超1500美元仍供不應求。
下滑主因:多重挑戰疊加,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
宏觀經濟壓力
全球通脹率居高不下(2023年Q2平均CPI達6.8%),消費者非必需品支出收縮,智能手機換機周期延長至41個月(較2019年增加10個月);
歐元區、英國等地區能源危機導致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中低端機型需求首當其沖。
供應鏈與庫存調整
2022年渠道商過度備貨導致2023年上半年庫存周轉天數達90天(健康水平為60-70天),廠商被迫降價清庫,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半導體短缺緩解后,部分零部件(如顯示驅動IC)價格暴跌30%,但廠商仍面臨物流成本上漲(海運價格同比+15%)和匯率波動風險。
創新瓶頸與換機動力不足
折疊屏、影像升級等創新未能觸發大規模換機,消費者對“微創新”敏感度下降;
AI大模型、衛星通信等新興技術尚未落地終端,5G滲透率超60%后缺乏新應用場景驅動。
高端市場逆勢增長:廠商戰略聚焦“利潤池”
蘋果“一枝獨秀”
iPhone 14系列在600美元以上市場占比達58%,通過自研芯片(A16)、iOS生態和品牌溢價構建護城河;
印度、越南等地生產占比提升至15%,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并優化成本結構。
安卓陣營“折疊屏+影像”雙輪驅動
三星:Galaxy S23 Ultra和Z Fold5/Flip5系列推動高端份額回升至22%,通過屏幕自研(Dynamic AMOLED 2X)和鉸鏈技術鞏固領先地位;
華為:Mate 60系列搭載麒麟9000s芯片和衛星通信功能,在6000元以上市場占比達12%,重塑高端品牌形象;
小米/OPPO/vivo:通過徠卡/哈蘇影像聯名、自研芯片(如馬里亞納X)提升產品溢價,但海外高端市場突破仍需時間。
折疊屏手機成“新戰場”
2023年Q2全球折疊屏手機銷量達250萬部,同比增長72%,預計全年出貨量將突破1800萬部;
榮耀Magic V2、華為Mate X5等機型將厚度降至10mm以內,接近直板機手感,推動消費級普及;
面板廠商(三星Display、京東方)加速UTG(超薄玻璃)和柔性OLED產能擴張,成本有望在2025年下降40%。
未來展望:2024年或迎溫和復蘇,高端化與AI成關鍵變量
市場觸底反彈預期
新興市場4G向5G切換加速(印度、印尼5G用戶占比不足10%);
蘋果iPhone 15系列換機周期啟動(預計帶動2024年Q1銷量環比增長15%);
生成式AI(如端側大模型)落地終端,提升用戶體驗差異化。
Gartner預測,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同比下降8%至11.5億部,但2024年有望恢復5%增長,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廠商戰略調整方向
控制成本與提升效率:通過自研芯片(如OPPO馬里亞納、vivo V3)、垂直整合供應鏈(如小米智能工廠)降低BOM成本;
聚焦高端與生態綁定:強化手機+平板+穿戴設備+汽車的多端協同(如華為鴻蒙生態、三星Galaxy AI),提升用戶粘性;
探索新興市場:非洲、拉美等地區智能手機滲透率仍不足50%,廠商通過本地化生產(如傳音在尼日利亞建廠)和定制化功能(如超長續航、多卡多待)搶占份額。
結語
2023年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的深度下滑,標志著行業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的階段。在宏觀經濟壓力與創新瓶頸的雙重挑戰下,廠商需通過高端化突破、生態協同與成本控制構建核心競爭力。折疊屏手機的崛起和AI技術的落地,或將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變量,而能否精準把握這些趨勢,將決定廠商在未來三年市場格局中的地位。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