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MCU在邊緣AI落地的方法


原標題:Arm MCU在邊緣AI落地的方法
Arm MCU在邊緣AI落地的方法主要圍繞硬件升級、軟件優化和生態支持展開,以下為具體策略:
硬件升級與架構優化
集成AI加速器:通過集成神經網絡加速器(NPU)或專用向量處理器(如Arm Helium技術),顯著提升AI推理能力。例如,意法半導體的STM32N6系列引入Arm Helium向量處理技術和自研的Neural-ART Accelerator NPU,大幅提高機器視覺和AI算法的執行效率。
采用先進制程工藝:通過更先進的制程技術(如28nm、16nm甚至7nm),減少晶體管電阻和電容,降低信號傳輸延遲,從而減少能量損耗。
軟件優化與算法適配
模型壓縮與量化:采用輕量級神經網絡模型,通過量化技術降低模型權重精度,減少內存使用,同時幾乎不影響模型準確性。例如,使用TensorFlow Lite for Microcontrollers等工具,將模型優化后部署到MCU上。
算法修剪:去除神經網絡中的冗余部分,優化模型性能,縮小模型體積,提升處理速度,使其更適合在低功耗環境下運行。
生態支持與工具鏈完善
提供開發工具和軟件庫:Arm提供CMSIS-NN等軟件庫,支持開發者在高性能設備上訓練模型,并通過量化和修剪等技術對模型進行優化,最終部署到MCU上。
與第三方平臺合作:與Edge Impulse等人工智能平臺合作,提供端到端的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簡化開發流程。例如,Nordic半導體與Edge Impulse合作開發的nRF Edge Impulse app,可在Nordic設備上訓練和部署嵌入式機器學習模型。
低功耗管理與能效優化
動態電壓頻率調整(DVFS):根據MCU的工作負載實時調整電壓和頻率,降低功耗。例如,在執行AI任務時,若計算量較小,可降低電壓和頻率以減少功耗;當任務量增加時,再提高電壓和頻率以保證性能。
電源管理單元優化:在非必要運行場景下,將AI計算單元掛起,僅保留可以維持觸發條件的外設,以節省功耗。例如,Nordic的nRF54H系列產品能夠在執行AI任務時迅速返回超低功耗睡眠模式,顯著降低能耗。
安全保障與數據隱私保護
硬件加密與安全存儲:在芯片上集成數據加密、安全引導和安全存儲功能,保護用戶數據不受攻擊。例如,兆易創新的GD32H7系列支持多種安全機制,包括硬件加解密、Flash/SRAM的ECC校驗等。
端側數據處理與本地加密:所有AI算法和數據處理都在端側進行,避免數據上傳到云端或傳輸到外部服務器,減少數據暴露風險。例如,恩智浦的EdgeLock技術通過集成強大的片上硬件安全子系統,提供一個自管理的自主安全環境。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