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推出POI站控專家 成就“現場級”智慧配電終端


原標題:施耐德電氣推出POI站控專家 成就“現場級”智慧配電終端
施耐德電氣推出的POI(Power Operation Intelligence)站控專家系統,是針對配電終端(如開關站、環網柜、箱變等)設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旨在通過“邊緣計算+物聯網+AI”技術,實現配電設備的自主監測、故障預判和協同控制,推動傳統配電終端向“現場級智慧化”轉型。以下從技術架構、核心功能、應用場景及行業價值展開分析。
一、技術架構:實現“現場級”智慧化的三大支柱
POI站控專家系統通過“端-邊-云”協同架構,將智能感知、邊緣計算與云端管理深度融合,形成以下技術閉環:
智能終端層(端)
硬件:集成高精度傳感器(如電流互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智能斷路器(如Masterpact MTZ)、邊緣控制器(如EcoStruxure Micro Grid Advisor)。
功能:實時采集電壓、電流、諧波、設備溫度等數據,支持本地協議(如Modbus、IEC 61850)與云端通信。
邊緣計算層(邊)
毫秒級響應:對短路、過載等故障進行本地快速隔離,避免事故擴大。
自主決策:根據用電負荷動態調整配電策略,優化能效。
平臺:基于施耐德EcoStruxure架構的邊緣控制終端,內置AI算法庫(如負荷預測、故障診斷模型)。
能力:
云端管理層(云)
系統:EcoStruxure Facility Expert(配電資產管理平臺)+ Power Advisor(能效分析工具)。
功能:遠程監控設備狀態、生成運維報告、預測設備壽命,支持跨站點數據對比分析。
二、核心功能:從被動運維到主動預防的升級
POI站控專家系統通過以下功能,實現配電終端的智慧化轉型:
功能模塊 | 技術實現 | 行業價值 |
---|---|---|
故障自診斷 | 基于機器學習的電流/電壓波形分析,識別設備老化、接觸不良等10類典型故障 | 將故障定位時間從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減少停電損失30%以上 |
能效優化 | 通過負荷預測算法動態調整無功補償,降低線損 | 典型場景下(如工業園區)年節電率可達5%-8% |
健康度評估 | 構建設備健康指數(HDI)模型,綜合溫度、振動、歷史故障數據 | 提前3-6個月預警設備退役需求,避免非計劃停機 |
安全防護 | 部署零信任架構,通過邊緣網關實現數據加密與訪問控制 | 滿足等保2.0三級要求,防范網絡攻擊導致配電系統癱瘓 |
協同控制 | 支持多臺智能終端聯動(如環網柜與變壓器),實現分布式能源接入優化 | 提升微電網新能源消納率至95%以上,支持“雙碳”目標 |
三、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
工業園區配電終端升級
故障自診斷準確率達92%,年停機時間減少120小時;
通過能效優化算法,年電費降低45萬元。
場景:某汽車制造廠需管理20個環網柜、50臺智能斷路器,傳統運維依賴人工巡檢。
部署POI后:
城市軌道交通配電站改造
基于溫濕度傳感器的預測性維護,將設備壽命延長20%;
邊緣控制器實現故障本地隔離,避免單點故障引發全線停電。
場景:某地鐵線路需監控50個箱變,傳統系統無法實時預警設備過熱。
部署POI后:
新能源微電網協同控制
通過AI算法動態分配功率,新能源消納率提升至98%;
云端平臺實現多站點能效對比,優化運營策略。
場景:某風光儲一體化電站需協調10臺逆變器、5臺儲能電池與電網互動。
部署POI后:
四、行業價值與競爭優勢
對用戶的價值
降本增效:減少人工巡檢成本50%以上,設備壽命延長15%-30%;
安全可靠:故障響應速度提升10倍,停電損失降低40%;
綠色低碳:支持新能源接入,助力企業實現“雙碳”目標。
與競品的差異化優勢
全棧能力:從硬件(智能終端)到軟件(邊緣AI)再到云端(資產管理平臺)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開放生態:支持Modbus、DNP3、IEC 61850等主流協議,兼容第三方設備;
本土化適配:針對中國電網特性(如高諧波、三相不平衡)優化算法模型。
五、未來展望:配電終端智慧化的三大趨勢
AI深度融合
通過聯邦學習技術,在邊緣端實現模型持續優化,無需依賴云端大算力。
數字孿生應用
構建配電終端的虛擬鏡像,模擬故障場景并驗證控制策略,提升運維安全性。
5G+邊緣計算
利用5G切片技術保障低時延通信,支持無人機巡檢與AR遠程協作。
六、總結
施耐德電氣POI站控專家系統通過“邊緣智能+云端協同”架構,重新定義了配電終端的智慧化標準。其核心價值在于將傳統“被動響應”的運維模式升級為“主動預防+自主優化”的新范式,適用于工業、交通、新能源等多場景。隨著能源互聯網與“雙碳”目標的推進,POI系統將成為企業構建韌性電網、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