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懂DRAM嗎?1分鐘Get DRAM工作原理!


原標題:還不懂DRAM嗎?1分鐘Get DRAM工作原理!
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是計算機中用于臨時存儲數據的主流技術,通過電容充放電實現數據存儲。以下用簡單類比和關鍵步驟帶你快速理解:
1. 核心結構:水桶+開關
電容(水桶):存儲電荷(水),有水=1,無水=0。
晶體管(開關):控制水桶與數據管道(位線)的連接。
2. 寫入數據:往水桶加水
選中水桶:通過行地址找到目標行。
加水/放水:
寫1:往水桶(電容)加水(充電)。
寫0:倒掉水(放電)。
關掉開關:斷開連接,數據留在水桶里。
3. 讀取數據:檢查水桶狀態
選中水桶:通過行地址找到目標行。
打開開關:水桶與數據管道連接。
檢測水位:
水桶有水(1):管道水位上升。
水桶無水(0):水位不變。
放大信號:將水位變化轉換為數字信號。
刷新數據:讀取后立即寫回,防止電荷流失。
3. 刷新機制:定期加水
原因:水桶會漏水(電容漏電)。
方式:每隔數毫秒(如64ms內)逐行刷新所有水桶。
4. 關鍵特性:動態 vs 靜態
動態存儲:需定期刷新(如每64ms刷新所有行),否則數據丟失。
隨機訪問:可隨時讀寫任意地址,無需順序操作。
5. 類比理解
DRAM vs 水桶系統:
寫數據:往水桶里加水/放水。
讀數據:檢測水桶里是否有水。
刷新:定期把水桶里的水重新加滿(防止蒸發)。
總結
優勢:高密度、低成本、隨機訪問。
挑戰:需定期刷新,否則數據丟失。
應用:電腦內存、手機存儲、服務器緩存。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