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趨勢下,國產工業機器人走向何方?


原標題:智能制造趨勢下,國產工業機器人走向何方?
在智能制造的趨勢下,國產工業機器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走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市場趨勢與需求
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制造業企業進入升級轉型的深水區,對自動化的需求不斷釋放。
工業機器人以其高效、穩定、精準的特點,在汽車、3C、金屬、化學品與橡膠塑料、食品等領域的生產制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光伏、汽車電子、半導體等領域,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最為迅速。
市場規模與保有量: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安裝量占據全球總量的一半。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已達到約180萬臺,占全球總量的近一半。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二、技術革新與進步
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
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統、減速器等,這些決定了工業機器人的精度、穩定性、負荷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標。
近年來,國內企業在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逐步縮小了與海外領先企業的差距。
例如,國產控制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基礎,伺服系統的國產化率也在不斷提升。
智能化與具身智能的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機器人正逐步向具身智能邁進。
具身智能是指主體在自體、對象與環境等要素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構符合各要素物理實存及其關系演化趨勢的認知模型,達成問題解決或價值實現的人工智能方法。
國內已有企業推出了能夠自主識別多品種小批量工件并規劃復雜作業軌跡的智能焊接機器人等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產品。
三、政策推動與支持
政策出臺與規范管理: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加強規范管理并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例如,《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等文件的出臺,對整個行業的關鍵環節設定了更為明確和嚴格的標準。
鼓勵技術創新與國產化:
政策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特別是在關鍵零部件和技術研發方面。
這有助于提升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力和國產化率。
四、未來發展方向與機遇
高端市場的突破:
目前,國產工業機器人主要占據中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仍以國際品牌為主。
未來,隨著國內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的不斷投入,有望在高端市場取得突破。
大負載機器人的發展:
在重工業領域,如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造船及重型機械制造等,需要搬運和加工的部件往往重達數噸乃至數十噸。
研發出負載能力更強、性能更優越、適應性更廣的大負載機器人成為當務之急。
國際合作與競爭:
進入國際市場不僅能為國內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還能促進技術交流和合作。
通過參與國際競爭,中國企業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創新方法,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綜上所述,智能制造趨勢下,國產工業機器人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市場需求、技術革新、政策推動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產工業機器人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