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產業總值到2025年將達萬億元,相關產業鏈一覽


原標題:中國北斗產業總值到2025年將達萬億元,相關產業鏈一覽
中國北斗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預計到2025年,其總產值將達到萬億元。以下是對中國北斗產業及相關產業鏈的詳細分析:
一、北斗產業總值預測
根據德邦證券研報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這一預測基于北斗系統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不斷深化,以及國家對北斗產業發展的持續支持。
二、北斗產業鏈分析
北斗產業鏈涵蓋了多個環節,包括衛星制造、發射、地面設施建設、終端設備制造、應用服務等。以下是各個環節的簡要分析:
衛星制造與發射
衛星制造:涉及衛星的設計、生產、測試等環節。
發射服務:包括火箭制造、發射場建設、發射任務執行等。
中國已成功完成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建設,為北斗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地面設施建設
地面運控系統:負責衛星的軌道計算、狀態監測、指令發送等。
地面數據接收與處理系統:接收衛星發送的信號,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這些地面設施為北斗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必要支持。
終端設備制造
芯片與模塊:是北斗終端設備的核心部件,負責接收和處理衛星信號。
終端設備:包括導航儀、定位器、測量設備等,廣泛應用于交通、農業、測繪等領域。
截至2023年底,國產北斗芯片及模塊累計出貨量已超過4億片,具備北斗定位功能的各類終端產品社會保有量超過14億臺/套。
應用服務
行業應用:北斗系統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公共安全、農林漁業、水文監測等領域。
大眾應用:智能手機、共享單車等領域北斗支持率達到98%,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地圖導航覆蓋全國,日均調用量達萬億次。
北斗系統正在與5G、高分遙感、高精度視覺、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形成一批“北斗+”“+北斗”融合應用示范。
三、北斗產業發展趨勢
規模應用不斷深化
北斗系統正從體系建設轉向規模應用,從技術推廣轉向產業賦能,從典型示范轉向整體推進。
在交通、能源、自然資源、應急等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領域,北斗應用覆蓋率超過90%。
產業鏈不斷完善
北斗產業鏈已涵蓋衛星制造、發射、地面設施建設、終端設備制造、應用服務等各個環節。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拓展,北斗產業鏈將進一步完善。
國際化進程加速
北斗系統服務及相關產品已輸出到130余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多項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相關的國際標準相繼發布。
綜上所述,中國北斗產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發展成果,預計到2025年總產值將達到萬億元。隨著規模應用的不斷深化、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以及國際化進程的加速,北斗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