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研電賽圓滿閉幕,TI硬核智能平臺助力工業設計挑戰


原標題:第十六屆研電賽圓滿閉幕,TI硬核智能平臺助力工業設計挑戰
第十六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簡稱“研電賽”)全國總決賽于2021年成功落下帷幕。此次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眾多參賽隊伍,他們借助德州儀器(TI)提供的硬核智能平臺,展示了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創新成果。
二、TI硬核智能平臺介紹
德州儀器(TI)為本次研電賽提供了兩款重要的硬核智能平臺:
“工業派”(IndustriPi)開源智能硬件開發平臺:
基于TI Sitara系列產品AM5708異構多核處理器設計。
主要面向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機器人、人工智能、邊緣計算以及智能人機交互等應用領域。
作為一個軟硬件完全開源的基礎平臺,它支持1路千兆以太網接口、1路百兆工業以太網接口(PRU)、CSI高清攝像頭接口等功能。
支持豐富的軟件開發生態體系,包括Linux和RTOS操作系統、ROS機器人操作系統、TIDL深度學習架構等。
TI-RSLK專家版:
配套了ARM+DSP+GPU異構多核處理器,性能更強。
可實現圖像識別和處理、聲音識別和處理、邊緣計算、機器人學習、基于SLAM的自主導航和路徑規劃等高級功能。
配備麥克風陣列、USB相機模組、激光雷達和WIFI模塊,支持聲源定位、圖像分析、自主導航和無線通信等功能。
三、競賽成果
在TI硬核智能平臺的助力下,參賽隊伍開發了眾多貼合真實工業應用場景的作品,如基于Modbus協議的工業嵌入式智能網關、基于圖像處理的缺陷檢測系統、基于圖像處理的物體識別與分類系統、基于麥克風陣列的智能硬件應用創新等。其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清河勤信隊”憑借《基于聲源定位的跟隨攝錄車》項目榮獲德州儀器命題一等獎,該項目利用TI-RSLK專家版的麥克風陣列和聲源定位方案,實現了對目標位置的精準跟隨,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與魯棒性。
四、TI對中國教育事業的貢獻
德州儀器(TI)長期以來致力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已持續投資中國高校工程教育數十年。他們通過捐贈軟硬件開發工具與樣片、舉辦技術培訓、出版中文教材等方式,積極助力中國工程教育水平的提升。至今,TI已與教育部簽署了三個十年計劃,并在中國700多所大學建立了超過3000個數字信號處理、模擬及微控制器實驗室,每年有超過30萬名學生在TI的實驗室中進行實踐與學習。
綜上所述,第十六屆研電賽的圓滿閉幕不僅展示了中國研究生在電子設計領域的創新能力,也體現了德州儀器(TI)硬核智能平臺在推動工業設計挑戰中的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學研合作的深入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將在電子設計領域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