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個EMC經典問題


原標題:29個EMC經典問題
29個EMC經典問題 |
以下是29個EMC(電磁兼容)經典問題的回答概要,這些問題涵蓋了EMC設計、測試、故障排除等多個方面:
1. 為什么要對產品做電磁兼容設計?
回答:滿足產品功能要求、減少調試時間,使產品滿足電磁兼容標準的要求,確保產品不會對系統中的其他設備產生電磁干擾。
2. EMC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回答:EMC設計包括電路設計(器件選擇)、軟件設計、線路板設計、屏蔽結構設計、信號線/電源線濾波設計、電路接地方式設計等。
3. 在電磁兼容領域,為什么總是用分貝(dB)的單位描述?
回答:因為要描述的幅度和頻率范圍都很寬,在圖形上用對數坐標更容易表示,而dB就是用對數表示時的單位。
4. 10mV是多少dBmV?
回答:10mV是20dBmV。
5. 頻譜分析儀在瞬態干擾發生時為何只能觀察到總能量的一小部分?
回答:頻譜分析儀是窄帶掃頻接收機,某一時刻僅接收某個頻率范圍內的能量。而瞬態干擾頻譜范圍寬但時間短,因此觀察到的只是總能量的一小部分。
6. 如何用同軸電纜制作簡易近場探頭?
回答:將同軸電纜的外層剝開,芯線繞成直徑1~2厘米的小環,焊接在外層上。
7. 如何計算機箱的屏蔽效能?
回答:如設備電磁輻射發射強度從300mV/m降至3mV/m,則機箱屏蔽效能為40dB。
8. 屏蔽材料選擇的主要考慮因素是什么?
回答:主要考慮所屏蔽的電場波種類。對于低頻磁場波,要使用導磁率較高的材料。
9. 機箱屏蔽效能受哪些因素影響?
回答:受機箱上的導電不連續點(如孔洞、縫隙)和穿過屏蔽箱的導線(如信號電纜、電源線)影響。
10. 設計屏蔽結構時為何要使機箱內電纜遠離縫隙和孔洞?
回答:電纜近旁有磁場,磁場易從孔洞泄漏,降低總體屏蔽效能。
11. 測量人體生物磁信息的屏蔽室需滿足哪些要求?
回答:需屏蔽從靜磁場到1GHz的交變電磁場,使用高導磁率材料如坡莫合金,并考慮高頻泄漏問題。
12. 什么是截止波導板(蜂窩板)?何時使用?
回答:由許多截止波導管組成的陣列板,用于需要較高屏蔽效能和通風量的場合。使用時需與機箱間使用電磁密封襯墊安裝或焊接。
13. 塑料機殼設備電磁輻射超標如何處理?
回答:檢查孔洞、縫隙及電纜濾波措施,必要時使用導電漆噴涂,但需注意噴涂效果和電纜濾波。
14. 屏蔽窗有哪些種類?使用時需注意什么?
回答:有玻璃夾金屬網和在玻璃上鍍金屬膜兩種。使用時需確保金屬網或導電鍍膜與屏蔽機箱基體導電性緊密接觸。
15. 如何減輕CRT顯示器屏蔽玻璃上的條紋?
回答:旋轉絲網方向,使緯線與顯像管掃描線形成15~20度夾角。
16. 電磁密封襯墊有哪些種類及適用場合?
回答:包括指形簧片、金屬網襯墊、導電橡膠等。需根據具體環境密封和屏蔽要求選擇。
17. 面板設計對電磁密封有何影響?
回答:面板厚度需適當,防止形變造成更大縫隙。緊固螺釘間隔要合理,設置限位結構防止過量壓縮。
18. 如何處理穿過屏蔽機箱的金屬桿?
回答:通過鈹銅簧片將金屬桿與屏蔽基體可靠搭接。
19. 電源線濾波器的主要作用及選型考慮因素?
回答:抑制傳導發射電流沿電源線傳播。選型時考慮插入損耗、額定電流、電壓、有效頻率范圍等。
20. 電源線濾波器使用注意事項?
回答:注意安裝方法,確保射頻接地良好和輸入輸出隔離,防止濾波過的導線部分再次受到污染。
21. 為何電源線需遠離信號電纜?
回答:防止信號電纜上的高頻信號耦合到電源線上,造成傳導發射超標。
22. 濾波器體積對性能有何影響?
回答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