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期逾長?這些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來解圍!


原標題:交期逾長?這些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來解圍!
近年來,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經歷了供需失衡的困境,導致交貨周期顯著拉長。這種交期逾長的現象不僅影響了終端產品的生產和上市,還對整個產業鏈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然而,在這種背景下,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積極應對,通過技術創新和產能提升,為市場提供了有效的解圍方案。
一、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供需失衡
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長期由TI、PI、MPS等歐美企業主導,國內近90%的市場份額被進口芯片占據。然而,自2020年底開始,全球電源管理芯片供需失衡,交貨周期持續拉長。TrendForce指出,部分型號的電源管理芯片交期已經拉長到50周以上,完全沒有緩解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國外芯片廠商產能受限、供應鏈中斷以及市場需求激增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國產電源管理芯片迎來發展機遇
在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這些企業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在電源管理芯片的部分細分領域中技術已經可與海外巨頭相拼。同時,本土化供應需求強烈,國產電源芯片的市場供應在逐步增加。
三、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表現亮眼
近年來,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營收表現亮眼。韋爾股份、芯朋微、圣邦股份、晶豐明源、上海貝嶺、思瑞浦等本土廠商均在電源管理芯片領域有重要布局。這些企業憑借優秀的產品性能和穩定的質量,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同時,國產電源芯片的暢銷也使得這些企業實現了大幅盈利,部分企業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了翻倍甚至數倍增長。
四、國產電源管理芯片的優勢
國產電源管理芯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實力: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在部分細分領域中已經具備了與國際品牌相競爭的技術實力。
本土化供應: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能夠更快速地響應本土市場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
成本優勢:相比進口芯片,國產電源管理芯片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降低終端產品的制造成本。
產業鏈協同: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
五、結論
在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國產電源管理芯片企業憑借技術實力、本土化供應、成本優勢和產業鏈協同等優勢,為市場提供了有效的解圍方案。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國產電源管理芯片有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