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跟蹤的工作原理



甚至路燈也可以跟蹤您的位置。您現在在地圖上的精確定位可能比您想象的要容易。 約翰·隆德/蓋蒂圖片社
當孩子們玩捉迷藏時,似乎有很多地方可以隱藏起來,永遠找不到。隨著世界通過技術變得越來越小,隱藏變得越來越困難。攝像機在紅燈時、工作場所、商店甚至家中都俯視著我們。現在,這些攝像頭正在通過新技術來增強,這些新技術可以跟蹤我們的汽車,手機以及我們購買的任何產品。
這種位置跟蹤技術還被用于簡化企業的供應鏈,尋求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并監控資產和防止庫存損失。
很快,公司也將能夠跟蹤您的位置。想象一下,走過當地的超市,當你穿過過道時,一張你最喜歡的麥片的電子優惠券會發送到你的手機上。
然而,許多隱私倡導者擔心這些新監控系統的影響。這種技術意味著營銷人員和其他人可以隨時知道您的行蹤。
跟蹤技術
位置跟蹤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相反,它是幾種技術的融合,可以合并以創建跟蹤庫存,牲畜或車隊的系統。可以創建類似的系統來向無線設備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務。
當前用于創建位置跟蹤和基于位置的系統的技術包括:
地理信息系統 - 對于大型位置跟蹤系統,有必要捕獲和存儲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捕獲、存儲、分析和報告地理信息。
全球定位系統 - 由27顆地球軌道衛星組成的星座(24顆正在運行,三顆在發生故障時附加)。一個 全球定位系統 接收器,就像你手機里的那個一樣,可以定位其中的四顆或更多顆衛星,計算出與每顆衛星的距離,并通過三邊測量推斷出你的位置。為了使三邊測量起作用,它必須對這四顆或更多顆衛星有清晰的視線。GPS是戶外定位的理想選擇,例如測量,農業,運輸或軍事用途(最初設計用于此)。看 GPS 接收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更多信息。 照片由 美國國防部 藝術家對GPS衛星星座的概念 -
射頻識別 (RFID) - 小型無電池微芯片,可以附著在消費品、牛、車輛和其他物體上以跟蹤它們的運動。 無線射頻識別 標簽是被動的,僅在讀取器提示時才傳輸數據。閱讀器傳輸 收音機 激活 RFID 標簽的波。然后,標簽通過預先確定的射頻傳輸信息。這些信息被捕獲并傳輸到中央數據庫。RFID標簽的可能用途包括替代傳統的 UPC 條形碼.看 射頻識別的工作原理 了解更多信息。
無線局域網 (WLAN) - 通過射頻連接的設備網絡,例如 802.11b。這些設備通過無線電波傳輸數據,并為用戶提供70至300英尺(21.3至91.4米)范圍內的網絡。
任何位置跟蹤或基于位置的服務系統都將使用這些技術的一種或組合。該系統要求在被跟蹤的物體、動物或人上放置一個節點或標簽。例如,GPS 接收器中的 手機 或 RFID 標簽上的 影碟 可用于通過 GPS 衛星或 RFID 接收器等檢測系統跟蹤這些設備。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了解如何使用位置跟蹤來簡化供應鏈并跟蹤卡車、輪船和飛機車隊。
跟蹤的類型

公司正在尋找位置跟蹤技術,非常適合更好地管理庫存或車隊。了解每件庫存的確切位置有助于控制供應鏈,并通過不丟失運輸中的資產來節省資金。零售商等公司必須考慮如何跟蹤廣闊區域(國家/地區或州)以及較小區域(例如倉庫或商店)的庫存。
廣域跟蹤
在大規模上,公司必須跟蹤他們在全國或世界各地的車隊。 全球定位系統 是大面積跟蹤的理想跟蹤技術。為此,每輛車都需要配備GPS接收器。當車輛穿越該國時,GPS衛星會跟蹤卡車的位置。借助GPS,操作員可以隨時請求定位。但是,GPS 在較小的區域或室內受到限制。
局部和室內跟蹤
GPS不適合跟蹤物品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在倉庫或醫院。GPS提供的精度不足以滿足如此小的比例。考慮所有需要跟蹤的醫療設備、輪椅、輪床甚至患者。GPS 不是一個實用或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對于較小的區域,公司和醫療保健組織可能會使用RFID標簽和閱讀器網絡來監控資產或庫存的位置。一個 無線局域網 也會更合適。在這樣的系統中,每個資產都將被標記為 無線射頻識別 標簽,閱讀器將被放置在戰略位置,以便能夠在幾英寸內準確讀取這些標簽。醫院工作人員將能夠找到輪椅所在的確切房間,零售商將能夠在任何給定的貨架上找到商品。
這項技術已經部署的另一個例子是跟蹤一些游樂園的兒童。兒童可以佩戴帶有嵌入式RFID標簽的腕帶。公園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位于公園周圍的位置接收器跟蹤該標簽。丹麥樂高樂園使用的一個系統甚至允許用父母的手機注冊標簽識別號。
位置跟蹤不僅限于讓組織知道其資產的位置,這些技術還將幫助零售商和營銷人員找到您,以更好地定位他們的關鍵市場。在下一節中,您將了解無線服務提供商部署的基于位置的服務。
基于位置的服務
手機不僅僅是一種打電話給朋友的方式,它們現在允許我們組織生活,連接到互聯網,購物和拍照。很快,隨著新的位置感知技術的推出,將提供新的基于位置的服務。這些基于位置的服務將提供連接特定位置的個性化服務。
目前,最受認可的基于位置的服務是許多新車中的導航系統。隨著這些技術的進步,將更容易找到您正在尋找的服務。例如,如果您正在尋找 自動取款機,您只需詢問它,系統就會為您提供位置和方向。其他服務包括交通咨詢和路邊援助。
在較小的規模上,將在商場和其他商業領域建立無線局域網,以定位配備接收消息的無線設備。在這里,零售商可以在您走過他們的商店時向您的手機發送優惠券或其他優惠。購物者可能會選擇退出這些服務。
基于位置的服務的成功或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E911第二階段部署的推出,這要求無線服務提供商在緊急情況下更準確地定位手機。
增強型 911

在美國,我們從小就學會在緊急情況下撥打911。當我們撥打 911 時,呼叫會自動轉接到公共安全應答點 (PSAP),也稱為 911 呼叫中心。接聽電話時,911 接線員會獲得自動位置信息 (ALI),精確定位呼叫的確切位置。今天,許多地區也有增強型911(E-911),它允許PSAP確定呼叫發起的大致位置,但還不能確定位置。
根據蜂窩電話行業協會(CTIA)的數據,美國每天有150,000個緊急無線電話。政府已經介入,以確保E-911的能力得到改善。無線服務提供商正在根據需求開發的新技術 聯邦通信委員會 有望增強E-911定位無線緊急呼叫的確切位置的定位能力。
FCC 正在分階段推出 E-911:
階段 0 - 這是基本的 911 流程。無線呼叫將發送到 PSAP。服務提供商必須將呼叫定向到 PSAP,即使呼叫者不是其服務的訂閱者。
第一階段 - FCC的規則要求每次無線911呼叫時顯示電話號碼,允許PSAP運營商在斷開連接時回撥。
第二階段 最后階段要求運營商在手機中放置GPS接收器,以提供更具體的緯度和經度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必須在 164 到 984 英尺(50-300 米)范圍內準確。

如果沒有階段 II,呼叫者的位置只能縮小到發起呼叫的信元。實施第二階段時,手機用戶的電話號碼或自動號碼識別(ANI)以及接收天線站點的地址和位置將被發送到E-911 Tandem,該交換機根據ANI定義的地理位置將911呼叫路由到適當的PSAP。一旦呼叫者的語音和ANI被轉移到PSAP,PSAP操作員將能夠查看圖形顯示,顯示通過GPS衛星訪問的人的經度和緯度。操作員的計算機將鏈接到ALI數據庫,該數據庫存儲地址數據和其他信息。
第二階段技術的實施帶來了新的商業機會。如上一節所述,基于位置的服務將利用E-911技術的基礎設施為手機提供商業服務,包括廣告。這些新技術也引起了對隱私的擔憂,我們將在下一節中對此進行研究。
1968年2月16日,阿拉巴馬州參議員蘭金·菲特(Rankin Fite)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哈利維爾(Haleyville)撥打了第一個911電話。阿拉巴馬州電話公司接通了電話。一周后,阿拉斯加州的諾姆實施了911系統。1973年,白宮電信辦公室發布了一份支持使用911的全國聲明,并推動建立聯邦信息中心,以協助政府機構實施該系統。
為什么是 911?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911被選為美國的通用緊急代碼?在1960年代之前,沒有通用號碼可以尋求緊急幫助。1967年,聯邦通信委員會與AT&T會面,根據國家緊急號碼協會(NENA)的說法,建立了這樣一個號碼。但是他們為什么選擇911?為什么不是 422 或 111?
選擇911有幾個原因。這是一個簡短,易于記憶的號碼,但更重要的是,911是一個獨特的號碼 - 它從未被指定為辦公室代碼,區號或服務代碼。
位置和跟蹤隱私
位置跟蹤這個詞會導致許多人擔心隱私。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政府知道他們的行蹤,跟蹤者監視他們,甚至配偶監視他們的行動。盡管該技術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特定時刻找到您,但正在采取措施防止這種濫用。
無線公司正在向消費者保證,聯邦法律可以防止這些情況發生。1999年,美國國會修訂了1934年的《通信法》,增加了第222條,其中包括一項隱私條款,其中規定:
222 (a)每個電信運營商都有義務保護......客戶。。。 (二)電信運營商為提供任何電信服務而從其他運營商接收或獲取專有信息時,應僅將此類信息用于該目的,不得將此類信息用于其自身的營銷工作。 (三)(1) 電信運營商的隱私要求。- 除法律要求或經客戶批準外,電信運營商通過提供電信服務接收或獲取客戶專有網絡信息時,只能使用、披露、 或允許訪問個人可識別的客戶專有網絡信息,以提供(A)衍生此類信息的電信服務,或(B)提供此類電信服務所必需的或用于的服務,包括發布目錄。(2) 根據客戶要求披露。- 電信運營商應根據客戶的書面請求,向客戶指定的任何人披露客戶專有的網絡信息。 - 電信運營商應根據客戶的書面請求,向客戶指定的任何人披露客戶專有的網絡信息。 - 電信運營商應根據客戶的書面請求,向客戶指定的任何人披露客戶專有的網絡信息。
該條款旨在保護消費者的信息不被泄露。但是,消費者必須決定他們愿意用多少隱私來換取位置跟蹤技術提供的便利和好處。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