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型電解電容引腳間距如何調節?


調節牛角型電解電容引腳間距需謹慎操作,以下為具體建議:
調節方法
引腳整形技巧:用尖嘴鉗將引腳向外或向內輕微彎曲,每次調整角度不超過15度,避免金屬疲勞斷裂。例如,在電路板背面安裝電容時,可將引腳折彎后焊接,但需確保折彎處距本體根部保持2mm以上距離,防止密封膠破裂導致電解液泄漏。
使用轉接板方案:遇到非標尺寸時,可考慮并聯多個電容或使用轉接板方案,實際操作中需注意調整后的整體高度是否影響外殼裝配。
重新設計PCB布局:若必須跨規格代換,建議重新設計PCB布局,在新版電路板上增加兼容兩種間距的焊盤孔位。
注意事項
避免強行插入:切勿強行將大腳距電容插入小孔位,這會導致引腳根部應力集中。例如,將5mm腳距電容強行插入3.5mm孔位,三個月后可能因震動導致引腳斷裂引發短路。
復核極性標記:極性安裝錯誤可能引發電容爆裂,調整腳距后需用萬用表復核極性標記。
保持最小電氣間隙:對于高壓電容,調整腳距后需保持最小電氣間隙,1000V等級電容引腳間距建議不小于8mm。
控制引腳成型角度:安裝電解電容時,引腳成型角度控制在45度以內。
注意引腳承受應力:電容器安裝時,請留意電容器最大承受垂直及水平應力分別限制在1.0千克及0.5千克的范圍內。
責任編輯:Pan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