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去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增47.3%


原標題:人民日報:去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增47.3%
一、核心數據與增長邏輯
根據人民日報報道,2022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同比增長47.3%,這一增速遠超傳統制造業(如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6%),凸顯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爆發力。
增長驅動因素:
政策紅利:
國家層面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目標。
地方補貼:如廣東、江蘇對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給予最高3000萬元獎勵。
企業需求:
降本增效:通過設備聯網、數據采集,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5%-30%(如三一重工通過樹根互聯平臺降低運維成本25%)。
柔性生產:美的集團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T+3”模式(訂單到交付僅需3天),庫存周轉率提升40%。
技術突破:
5G專網部署成本下降60%,推動工業場景大規模應用(如海爾卡奧斯平臺接入5G設備超10萬臺)。
AI與工業大數據融合,實現預測性維護(如寶鋼股份通過AI模型減少設備故障停機時間30%)。
二、工業互聯網的三大核心價值
工業互聯網通過“人、機、物”全面互聯,重構制造業價值鏈,其核心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
價值維度 | 具體表現 | 典型案例 |
---|---|---|
生產智能化 | 設備聯網、數據驅動決策、AI質檢 | 富士康深圳工廠部署工業互聯網后,良品率從92%提升至99.5%。 |
供應鏈協同 | 上下游數據共享、訂單動態分配、庫存優化 | 徐工集團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交貨準時率提升20%,庫存降低18%。 |
服務增值化 | 產品遠程運維、預測性維護、數據增值服務 | 樹根互聯為工程機械企業提供“設備健康管理”,客戶續約率提升至85%。 |
類比理解:
工業互聯網類似“制造業的操作系統”,通過數據打通生產、供應鏈、服務全流程,實現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轉型(如三一重工的“挖掘機指數”服務,通過設備數據預測基建投資趨勢)。
三、行業應用與標桿案例
工業互聯網已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鋼鐵、家電等行業形成規?;瘧茫?/span>
裝備制造:
徐工漢云平臺:接入超130萬臺設備,為工程機械企業提供“設備租賃+保險+運維”一站式服務,客戶設備利用率提升25%。
電子信息:
富士康“燈塔工廠”: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生產周期縮短29%,缺陷率降低56%。
鋼鐵行業:
寶鋼“黑燈工廠”:通過AI視覺檢測鋼板缺陷,誤檢率從10%降至0.5%,年節省質檢成本超1億元。
家電行業:
海爾卡奧斯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SaaS化服務,幫助青島某服裝廠實現訂單響應速度提升60%,庫存周轉率提升40%。
四、挑戰與未來趨勢
盡管工業互聯網發展迅猛,但仍面臨三大挑戰:
數據安全:
工業數據涉及企業核心機密(如工藝參數、客戶訂單),需建立分級分類保護機制(如等保2.0標準)。
中小企業參與度低:
調研顯示,僅12%的中小企業部署工業互聯網,主要受制于資金與技術門檻。
標準不統一:
設備接口、數據格式缺乏統一標準,導致跨企業協同困難(如不同品牌的數控機床數據難以互通)。
未來趨勢:
AI深度融合:
大模型(如GPT-4)將應用于工業場景,實現自然語言生成代碼、智能排產優化。
“雙碳”驅動:
工業互聯網助力能耗監測與優化(如美的樓宇科技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幫助企業降低碳排放15%)。
全球化布局:
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出海(如樹根互聯服務德國、印尼企業),輸出中國方案。
五、政策建議與企業行動指南
政府層面:
加大財政補貼:對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改造給予稅收減免、貸款貼息。
推動標準制定:建立工業數據交換協議、設備互聯互通標準。
企業層面:
大型企業:建設行業級平臺,輸出解決方案(如三一重工的“根云”平臺服務超80個細分行業)。
中小企業:優先采用SaaS化服務(如用友精智、金蝶云·星空),降低投入成本。
六、總結:工業互聯網的“中國范式”
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策引導、企業需求、技術突破三重驅動,已形成“平臺+生態”的獨特模式。未來,隨著AI、5G、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將推動中國制造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轉型,成為全球競爭的新高地。
推薦關注: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
頭部平臺(如卡奧斯、根云、航天云網)的最新技術動態。
通過以上分析,工業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中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的關鍵路徑。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