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政務云云服務運營商市場份額報告發布


原標題:2019年中國政務云云服務運營商市場份額報告發布
一、市場總體格局:頭部效應顯著,三大陣營分庭抗禮
2019年,中國政務云市場規模達386.2億元,同比增長21.5%(IDC數據),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呈現“國資云服務商主導、互聯網巨頭滲透、垂直領域玩家突圍”的三足鼎立格局。
陣營 | 代表廠商 | 核心優勢 | 市場份額占比 | 典型客戶 |
---|---|---|---|---|
國資云服務商 | 浪潮云、中國電信、華為云、中國移動 | 政策合規性、本地化服務、政企關系 | 68% | 公安部、國家醫保局、各省政務云 |
互聯網巨頭 | 阿里云、騰訊云、京東云 | 技術領先性、生態資源、C端觸達能力 | 22% |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廣東省“粵省事” |
垂直領域玩家 | 曙光云、紫光云、太極云、華宇軟件 | 行業定制化、安全可控、區域深耕 | 10% | 法院系統、稅務系統、智慧城市專項 |
二、頭部廠商市場份額與競爭策略
浪潮云(18.3%)
核心優勢:國內最早布局政務云的廠商,累計服務16個省級、130+地市級政府,在政府數據資源整合、政務大數據平臺領域市占率超30%。
典型案例:山東政務云平臺,承載全省80%以上政務系統,年節省財政支出超10億元。
策略:依托“云+數+AI”戰略,強化政府數據運營能力,2019年中標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一期)項目。
中國電信(16.7%)
核心優勢:運營商基因帶來的網絡覆蓋、IDC資源及政企渠道優勢,在基層政務云(區縣、鄉鎮)市場占有率第一。
典型案例:上海“一網通辦”平臺,整合全市50余個部門數據,實現99%民生服務事項“全程網辦”。
策略:推出“天翼云+5G+物聯網”融合方案,切入智慧城市、應急管理等場景。
華為云(15.1%)
核心優勢:鯤鵬+昇騰生態的技術自主性,在政務信創市場(基于國產CPU/OS的云平臺)市占率超40%。
典型案例:北京海淀城市大腦,基于華為云Stack實現城市治理“一網統管”,事件處置效率提升60%。
策略:聯合地方政府建設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推動國產軟硬件適配。
阿里云(12.4%)
核心優勢:云計算技術積累(飛天操作系統)、中臺能力及C端流量反哺(支付寶生態)。
典型案例:浙江“政務中臺”,支撐全省1400余項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日均調用量超1億次。
策略:從“技術輸出”轉向“業務賦能”,推出“數字政府1+2+2+N”架構,強化政務應用開發能力。
騰訊云(9.6%)
核心優勢:微信生態(12億用戶)的觸達能力、AI與安全技術(騰訊安全七大實驗室)。
典型案例:廣東省“粵省事”小程序,集成1400余項民生服務,實名用戶超1.1億,日活超1500萬。
策略:主打“連接器”定位,通過“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聚焦民生服務與基層治理。
三、市場驅動因素與競爭焦點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數字政府”改革:全國31個省級政府均出臺政務云建設規劃,2019年中央財政投入超200億元。
信創工程加速:黨政、金融、能源等領域國產化替代進入深水區,2019年信創云市場規模達68億元,年增120%。
技術競爭聚焦三大維度
安全可控:等保2.0、密評等合規要求倒逼云服務商加強自主技術研發(如華為云Stack通過等保四級認證)。
混合多云:政務系統“上云”向“用云”升級,超60%政府客戶采用混合云架構(IDC數據)。
AI中臺化:政務AI從單點應用(如人臉識別)轉向中臺賦能(如城市事件智能分撥、政策仿真推演)。
區域市場分化加劇
東部地區:聚焦“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等深度應用,市場規模占比超50%,競爭白熱化。
中西部地區:以“政務云基礎建設”為主,市場規模增速達28%,運營商與本土廠商優勢突出。
四、未來趨勢與廠商突圍路徑
趨勢一:從“政務云”到“城市云”
數據融合:打破部門數據壁壘,構建城市級數據湖(如深圳“全市域時空信息平臺”)。
場景延伸:從政務服務向城市治理、產業經濟、民生服務拓展(如杭州“城市大腦”3.0)。
趨勢二:信創云成為必爭之地
技術路線:ARM(鯤鵬、飛騰)+麒麟OS、MIPS(龍芯)+統信UOS、x86(海光)+中標麒麟三分天下。
廠商動作:華為云、浪潮云、中國電子云(CEC)加速信創云布局,2020年信創云招標占比將超30%。
趨勢三:SaaS化與訂閱制興起
輕量化服務:政府從“買資源”轉向“買服務”,催生政務SaaS市場(如協同辦公、智慧黨建)。
典型案例:金山辦公WPS+政務云模式,覆蓋全國80%省級政府,年訂閱收入超5億元。
五、結論:政務云進入“下半場”,廠商需構建三大能力
技術自主性:掌握底層架構(芯片、OS、數據庫)與核心算法(AI、區塊鏈),規避“卡脖子”風險。
生態整合力:聯合ISV、SI、硬件廠商構建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如華為鯤鵬生態已匯聚3000+合作伙伴。
業務理解力:從“技術視角”轉向“業務視角”,深入政府業務流程(如“一網通辦”需理解行政審批邏輯)。
未來3年,中國政務云市場將保持15%以上增速,但競爭將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頭部廠商需在安全、效率、體驗間尋找平衡點。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