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芯片慌”催熱的汽車芯片市場:創企拿百萬訂單,價格漲 20 倍


原標題:被“芯片慌”催熱的汽車芯片市場:創企拿百萬訂單,價格漲 20 倍
被“芯片慌”催熱的汽車芯片市場確實出現了創企拿百萬訂單、價格大幅上漲的現象。以下是對這一現象的詳細分析:
一、背景與現狀
全球汽車芯片短缺:
近幾年,電動汽車市場快速擴張,汽車芯片需求進一步猛漲。同時,由于芯片制造周期較長,加之全球各大晶圓廠商擴產速度有限,導致汽車芯片供應短缺。
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22年全球汽車芯片的出貨量達到585億顆,同比增長11.6%。然而,Roland Berger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汽車芯片供給仍未滿足9~13%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芯片需求增加:
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燃油車需要裝載更多的芯片,以滿足智能化、網聯化的需求。例如,新能源汽車CIS、ISP芯片搭載量達到單車搭載20顆;MCU芯片的搭載量達到單車搭載35顆;電池管理芯片的搭載量達到單車搭載50顆。
二、市場反應與影響
創企拿百萬訂單:
在汽車芯片短缺的背景下,一些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創企迅速崛起,并獲得了大量訂單。例如,芯馳科技等公司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零的突破,成功拿下AEC-Q100認證,并獲得了百萬片芯片訂單。
芯片價格大幅上漲:
由于供應短缺,芯片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一些關鍵的汽車芯片價格甚至上漲了20倍或更多。這導致汽車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一些車企甚至因芯片短缺而減產或停產。
車企自研芯片:
為了應對芯片短缺和降低采購成本,一些車企開始自研芯片。例如,特斯拉、蔚來、小鵬等車企都在積極推進自研芯片項目。然而,自研芯片需要長期且高額的投入,并且短期內難以匹敵第三方供應商的能力。
三、未來展望
市場供需逐漸平衡:
隨著全球各大晶圓廠商不斷擴產和汽車芯片制造企業增加投資,未來汽車芯片產能將逐步釋放。同時,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汽車芯片需求也將繼續保持高位。因此,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將逐漸趨于供需平衡。
國產芯片崛起:
在汽車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國產芯片企業迎來了發展機遇。一些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產芯片企業已經在高端汽車芯片領域搶占了一席之地。未來,隨著國產芯片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份額的擴大,國產芯片將在全球汽車芯片市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綜上所述,被“芯片慌”催熱的汽車芯片市場確實出現了創企拿百萬訂單、價格大幅上漲的現象。然而,隨著全球各大晶圓廠商不斷擴產和汽車芯片制造企業增加投資,未來市場供需將逐漸平衡。同時,國產芯片企業也在積極搶占市場份額,未來將在全球汽車芯片市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