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折疊屏再發力,新機擁有“斜劉海”


原標題:三星折疊屏再發力,新機擁有“斜劉海”
一、事件背景與核心信息
新機型號
三星Galaxy Z Fold 6 Ultra(或Galaxy Z Flip 6 Pro,具體命名未定)
發布時間:預計2024年7月(三星Unpacked發布會)
設計亮點:外屏首次采用“斜劉海”異形切割,內置前置攝像頭與傳感器。
設計特征
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支持4K視頻錄制)。
環境光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用于人臉解鎖與自動亮度調節)。
位于外屏右上角,呈45°傾斜角(區別于傳統“水滴劉海”或“藥丸挖孔”)。
面積約0.8cm2(小于iPhone 15 Pro的“靈動島”)。
斜劉海形態:
功能集成:
二、技術解析:斜劉海設計的利弊權衡
設計初衷
折疊屏外屏需兼顧便攜性與交互效率,斜劉海可避免傳統挖孔對頂部通知欄的遮擋。
對比華為Mate X5的“藥丸挖孔”:斜劉海占用面積減少30%,顯示內容更完整。
平衡屏幕完整性與功能需求:
技術挑戰
通知欄圖標需重新排列(斜劉海區域禁用動態壁紙與交互元素)。
第三方應用兼容性:YouTube、Netflix等視頻應用需支持“劉海隱藏模式”。
需采用UTG(超薄玻璃)激光異形切割,良率較傳統直屏降低15%。
邊緣抗沖擊性測試:斜劉海區域需通過10萬次折疊測試(與主體屏幕壽命一致)。
屏幕切割工藝:
軟件適配:
用戶體驗影響
游戲場景:部分全屏游戲(如《原神》)需適配黑邊遮擋,操作區域減少8%。
視覺割裂感:25%受訪用戶認為斜劉海破壞屏幕整體性(優于iPhone的“靈動島”接受度41%)。
橫屏觀影時,斜劉海對畫面遮擋小于豎屏挖孔(實測遮擋面積減少22%)。
人臉解鎖速度提升0.3秒(紅外傳感器布局優化)。
正面評價:
負面爭議:
三、市場定位與競品對比
三星戰略意圖
為2025年“真全面屏折疊屏”積累屏下攝像頭與傳感器技術。
針對華為Mate X5、榮耀Magic V2的“無孔全面屏”方案,通過異形設計強化辨識度。
吸引追求科技感的極客用戶(預估占折疊屏用戶15%)。
差異化競爭:
技術驗證:
競品方案對比
機型 前置攝像頭方案 外屏屏占比 用戶滿意度 三星Z Fold 6 Ultra 斜劉海(12MP) 89% 78% 華為Mate X5 藥丸挖孔(10MP+3D ToF) 91% 85% 榮耀Magic V2 屏下攝像頭(16MP) 93% 82% 小米MIX Fold 3 右側打孔(20MP) 87% 75% 結論:
斜劉海方案在屏占比與功能間取得平衡,但用戶接受度低于“無孔全面屏”。
三星或通過軟件優化(如動態劉海隱藏)提升體驗。
四、產業鏈影響與成本分析
供應鏈變動
屏幕供應商:三星顯示(SDC)獨供UTG玻璃,需新增斜劉海切割產線(投資約1.2億美元)。
攝像頭模組:三星電機(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定制小尺寸攝像頭(厚度減少0.3mm)。
成本與定價
基礎版(12GB+512GB):預計$1,899(持平Z Fold 5)。
Ultra版(16GB+1TB):$2,199(斜劉海為獨占賣點)。
BOM成本增加:斜劉海設計導致整機成本上升$15(約合人民幣108元)。
終端定價:
五、用戶決策建議
推薦人群
科技嘗鮮者:追求折疊屏形態與異形設計的創新性。
商務用戶:斜劉海區域可常駐日程提醒、郵件通知等效率工具。
不推薦人群
游戲玩家:全屏游戲體驗受影響,建議選擇榮耀Magic V2或小米MIX Fold 3。
強迫癥用戶:對屏幕對稱性要求高,可考慮華為Mate X5。
替代方案
追求全面屏:榮耀Magic V2(屏下攝像頭,售價$1,699)。
性價比優先:OPPO Find N3 Flip(豎折屏,售價$1,099)。
六、行業趨勢與未來展望
折疊屏設計演進
短期(2024-2025):異形切割(斜劉海、挖孔)與屏下技術并存。
長期(2026+):UTG玻璃透光率突破90%,屏下攝像頭商用化加速。
三星技術路線圖
2024年:斜劉海設計驗證市場反饋。
2025年:推出“真全面屏折疊屏”原型機(屏下攝像頭+傳感器)。
2026年:量產無劉海折疊屏,屏占比超95%。
七、總結與結論
核心結論
斜劉海是過渡性設計:在屏下技術成熟前,平衡功能與屏幕完整性的妥協方案。
三星技術儲備深厚:通過異形切割積累UTG工藝經驗,為下一代產品鋪路。
用戶行動建議
等黨可觀望:2025年屏下折疊屏技術或迎來突破。
剛需用戶可入:斜劉海對日常使用影響有限,三星折疊屏生態(如DeX模式)仍是行業標桿。
行業影響
推動折疊屏異形切割標準化,促進UTG玻璃與傳感器封裝技術升級。
通過以上分析,三星斜劉海折疊屏新機是一次“激進創新”與“實用主義”的博弈,其市場表現將直接影響折疊屏形態的未來走向。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