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小米、OV、蘋果大搶三星 OLED 訂單


原標題:芯片短缺,小米、OV、蘋果大搶三星 OLED 訂單
在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小米、OPPO(OV中的一員,此處將OV簡化為代表OPPO和VIVO等國內手機廠商)、蘋果等大搶三星OLED訂單的事件,確實反映了當時半導體行業(yè)和市場的一些動態(tài)。以下是對該事件的詳細分析:
一、事件背景
全球芯片短缺: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半導體行業(yè)出現了嚴重的缺貨現象,涉及手機、汽車、智能終端等多個行業(yè),手機芯片缺貨尤為明顯。這主要是由于疫情導致的生產中斷、供應鏈混亂以及隨后對芯片需求的激增。
OLED面板需求增加: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不斷發(fā)展,消費者對手機顯示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OLED面板因其優(yōu)越的顯示效果和較低的能耗而逐漸成為主流。
二、事件經過
手機廠商搶購三星OLED訂單:由于三星Display擁有最穩(wěn)定的OLED面板供貨能力,小米、OPPO、VIVO、蘋果等手機廠商都計劃與三星Display簽署大量的OLED采購合同。特別是小米,計劃向三星Display采購大量的柔性OLED訂單,以全面發(fā)力中高端市場。
供應鏈調整:在驅動芯片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手機廠商改變了采購策略。一般情況下,手機廠商會先開發(fā)新機型,然后根據新機型采購OLED面板。但現在由于驅動芯片資源緊缺,手機廠商選擇先搶占優(yōu)質資源,然后根據資源開發(fā)新機型。
三、事件影響
手機廠商出貨量受限:芯片短缺導致手機廠商無法獲得足夠的芯片來生產手機,從而限制了出貨量。例如,小米因為芯片缺貨,影響了大概1000萬到2000萬的出貨量。
手機市場格局變化:優(yōu)質資源會向手機大廠集聚,手機小廠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考驗。在驅動芯片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手機大廠能夠憑借更強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從而保持市場競爭力。而手機小廠則可能因為資源短缺而面臨生存困境。
四、應對措施
多元化供應鏈:手機廠商開始尋求多元化的供應鏈策略,以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例如,三星在面臨OLED面板供應不足的問題時,選擇與中國面板制造商天馬微電子達成合作。
加強技術研發(fā):手機廠商和面板廠商都在加強技術研發(fā),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例如,通過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提升OLED面板的良率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芯片短缺導致小米、OPPO、蘋果等手機廠商大搶三星OLED訂單的事件,反映了當時半導體行業(yè)和市場的一些動態(tài)和挑戰(zhàn)。手機廠商和面板廠商都在積極應對這些挑戰(zhàn),通過多元化供應鏈和加強技術研發(fā)等措施來保障生產和供應鏈的穩(wěn)定。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fā)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